中国网安为国守护超级“天眼”FAST
2016年9月25日,有着中国“天眼”之称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在贵州省平塘县正式验收、落成启用。在未来20年至30年,FAST将保持世界一流设备的地位。这一具有中国独立自主知识产权“开天巨眼”的落地启用,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据悉,“天眼”与号称“地面最大的机器”——德国波恩100米望远镜相比,灵敏度提高约10倍;与排在阿波罗登月之前、被评为人类20世纪十大工程之首的美国 Arecibo 300米望远镜相比,综合性能提高约10倍。人类更好地探索宇宙又往前迈进了巨大的一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也亲自为该项目发来贺信,贺信指出:“它的落成启用,对我国在科学前沿实现重大原创突破、加快创新驱动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FAST由中科院国家天文台和贵州省政府联合推进,工期5.5年,其中蕴藏着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工程技术人员的智慧,及各领域领先企业的通力合作。其中,中国电科集团公司(CETC)作为覆盖国内电子信息全部领域的大型科技央企集团,为FAST研制了两件“制胜法宝”,遥望太空的“大锅”——反射面面板和接收宇宙声音的“耳朵”——馈源舱。该射电望远镜之所以被称为“世界上看得最远”、“听力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就是源于这两大制胜法宝。望远镜“锅盖”越大越灵敏,500米的“超级天眼”究竟有多灵敏?科学家打了个比方,有人在月亮上打手机,也逃不过它的“眼睛”。
众所周知,FAST由460000块三角形单元拼接而成,这些三角形通过控制系统进行相应的动作,从而实现角度的调节,以使这个庞然大物完成各项精密的任务。因此,天眼的控制系统信息安全就显得格外重要。中国网安作为信息安全国家队,和中国电科集团的其他兄弟单位一样,对“天眼”项目格外关注与倾力。
从最初的结缘,到中国网安工控安全事业部与天文台FAST项目组的详尽沟通、制定方案到最后信息安全加固工程的实施,前前后后,从北京到贵州,一起合作历经了一年多的时间。中国网安工控安全事业部技术专家从前期方案、再对“天眼”现场环境进行勘察后,最终敲定了可实施的工控安保体系方案后,并于今年5月份派出骨干力量进行现场部署。
从前期调研、风险评估、制定方案、产品培训、现场实施、应急举措、数据服务,每个业务板块紧密衔接,中国网安用自己的过硬技术和尖端服务,悉心爱护与保卫这一全球领先的中国独立自主产权的“天眼”FAST工程。
正如习近平在贺信中所期望的“希望你们再接再厉,发扬开拓进取、勇攀高峰的精神”, 中国网安将秉承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忠诚与信仰,构建网络强国,为中国科技的腾飞提供强大助力!自此,中国网安也再次攀登上了工业网络空间安全防护的又一座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