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届保密通信与信息安全技术学术年会顺利召开
近日,第二十一届保密通信与信息安全技术学术年会在广州大学顺利召开,本次会议由四川省电子学会、保密通信重点实验室主办,广州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承办。会议旨在进一步加强保密通信与信息安全的学术研讨和技术交流,搭建交流新思想、新方法、新技术的学术平台,推动保密通信与信息安全理论和技术研究工作的快速发展。得到了各大高校、科研所、密码领域的企业、单位的广泛响应,参会累计百余人。
会议由保密通信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陈捷主持。四川省电子学会理事兼副秘书长雷晓燕,保密通信重点实验室主任田波代表主办方发表致辞,广州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网安所副所长胡宁代表承办方发表致辞,欢迎保密通信与信息安全行业专家、学者共聚一堂开展学术研讨,畅谈密码技术新发展,并预祝会议圆满成功。
会议邀请了6位专家做学术报告。鹏城实验室新型网络研究部平台所副所长、广州大学教授胡宁作《新型隐蔽通信网络构建技术》学术报告,从隐蔽通信的用户需求、行业现状、行业痛点引申出了软件定义网络技术、分散计算与匿名通信网络、云网络等研究内容,并分享了其团队在这几个方面的研究进展与研究成果。四川省高层次人才、电子科技大学电子科学技术研究院大数据团队负责人、副教授刘丹作《知识图谱与大模型融合及其在网络安全领域的应用》学术报告,介绍了知识图谱与大模型融合技术,包括大模型辅助知识图谱抽取与建模、嵌入与表示,知识图谱增强大模型预训练与推理等。重庆大学教授、信息物理社会可信服务计算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向宏作《美国国家网络靶场对密码靶场建设的启发与思考》学术报告,从密码靶场的科学框架、科学方法、系统思维、仿真环境到美国国家网络靶场NCR对密码靶场建设的启示进行了全方面的介绍。西北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副教授潘炜作《加密移动应用流量分析与识别技术》学术报告,主要围绕加密移动应用同质流量分析与识别、加密移动应用流量半监督学习、加密移动应用流量模型自适应学习、加密移动应用用户行为分析与辨识等研究工作做了交流分享。四川大学计算机学院(软件学院、智能科学与技术学院)副院长赵启军教授作《可信生物特征识别》学术报告,介绍了当前生物特征识别的研究成果,对生物特征识别的性能、应用场景、安全性以及隐私增强的生物特征识别等内容进行了探讨。保密通信重点实验室博士王宇作《面向无人机辅助移动边缘计算的安全保密技术》学术报告,介绍了无人机辅助移动边缘计算的研究背景、涉及到的主要环节和存在的问题,也介绍了最近一段时间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空-地多链路异构协同的直接认证协议、轻量级匿名群组接入认证与密钥协商协议和动态拓扑高效响应的群组密钥管理协议等。
此次学术会议着重关注保密通信与信息安全技术所面临的挑战和研究方向,期间学者们就密码理论、信息安全技术研究现状以及国内外发展状况畅所欲言,围绕会议报告内容进行了激烈的探讨,会场气氛热烈,与会专家碰撞、交流密码新思想,推动了保密通信与信息安全技术持续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