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月10日是中国人民警察节。从大数据到人工智能,从打击犯罪到规范执法,中国电科发挥信息技术优势,深度参与全国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研发警用“黑科技”,以数字引擎提升警务效能,助推“汗水警务”迈向“智慧警务”。
打造“智慧大脑”,提升社会治理效能
科技和大数据,是警力“脑”的拓展和“手”的延伸。中国电科深度参与全国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打造全国首套社会治安防控全栈产品体系,构建“自动化建模平台+智能化建模服务+实战化治安模型体系”,研发百余种算法模型,把“千条线”拧成“一根绳”,赋能基层减负、提质、增效。
“系统上线以来,极大提升违法犯罪嫌疑人抓获率,街面案件破案时间由平均72小时缩减至5小时……”在深圳,承建第三代指挥中心信息系统,基于新一代公安信息网大数据平台统一数据底座,采用警务云开放服务架构,形成移动警务、民生警务等智慧警务应用,提升社会治安综合防控和应急处突能力。在北京,建设融立方3.0基层治理平台,打造“基层基础平台+社区民警”模式,满足基层指挥调度、辖区数字化管控等需求,提升接诉即办效率、基础工作效能。在河北,打造“情指行”一体化实战平台,构建警务实战“指挥中枢”“智慧大脑”,满足公安部门风险防控精准、决策指挥高效、警务数据融合、警种合成作战的新需求。
“假套牌车辆、轻型货车违法载人、驾驶人不系安全带、疲劳驾驶等重点违法事件的查处更加轻松……”在成都,研发缉查布控系统,通过数据碰撞和挖掘,及时发现和预警多种违法违规行为,能够更精准地指导执法工作和优化资源调配,对预警车辆进行拦截查处,提高道路交通的安全性和防控能力。在西安,研发社会治安防控实战应用系统解决方案,包含街面巡防、智慧安防小区等防控措施,提升社会治安风险隐患的预防、预警、预测、预判能力。在厦门,基于“一网统管”建成物联感知平台和智能(AI)中台,通过智能算法对机动车违法压线、占用公交车道、违规停车等不文明行为进行识别和处理,项目已覆盖火灾烟雾、用电安全、消防水压等感知设备,实现全方位全天候24小时监测。
以“智”赋能,更好守护百姓安全
“基层一线是执法最集中的地方,对群众安全感满意度影响最直接。”人工智能助力智慧警务,打造人员管控AI分析平台,依托视图大数据和行业大数据,以模型化思维构建各类业务模型,高效线索挖掘,服务动态管控,推动从事后被动处理向事前主动预警转变。
在警务指挥调度过程中,不仅要“听得见”还要“看得到、看得清”。自主研发的警用数字集群通信产品和解决方案,具备更好的话音品质、更高的频率利用率、更安全的话音加密等优势,目前已成功应用于全国20个省份警务、消防、应急救援等领域。打造翔翼-Ⅰ垂直起降无人机,采用模块化设计,装配简单,无需跑道可在山区、丛林、戈壁等复杂地形起降,扫除常规巡逻防控工作盲区死角。
针对网络违法犯罪行为,研发重点系统,克服涉网类案件侦控难、落地难、打击难等难题,协助多地公安机关开展线索挖掘、违法犯罪证据获取,支撑破获多起涉赌、涉诈、涉黄类案件。研发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控制系统、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气体灭火控制系统,打造一站式消防解决方案,以高标准高品质智慧消防产品筑牢安全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