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空间站,是一个在轨组装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空间实验室系统,包括核心舱、实验舱I、实验舱II、载人飞船、货运飞船五个模块,各飞行器既是独立的飞行器,具备独立飞行能力,又可以与核心舱组成多种形态的空间组合体。
27所研制的激光雷达系统在5个模块中均有安装,在空间站形成多种形态的空间组合体并在后续运营中发挥重要作用。
在即将发射的空间站核心舱上,前向、后向、径向对接口都装有27所研制的三组激光雷达合作目标,它们就像是茫茫太空中的灯塔,可以从多方位、大范围内反射激光雷达的光信号,配合激光雷达完成距离、角度等飞行参数的测量,确保后续实验舱、飞船与可以从多个对接口与核心舱完成精准交会对接。
中国电科技术专家表示,激光雷达包括目标端和激光雷达探测端,采用多功率接力半导体激光器为光源、四象限探测凝视跟踪、赋形结构角反射器阵列为特征的技术方案,解决了大动态、高精度、多参数实时测量的难题,在设计寿命、作用距离、测角精度等指标方面,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据介绍,27所研制的激光雷达在实验舱与核心舱交会对接接近段和靠拢段中,迅速准确地完成对核心舱目标飞行器的搜索、捕获、跟踪测量,直至最后精确锁紧,2个飞行器合二为一,2艘实验舱先后与核心舱对接合体后,三舱组合体即空间试验室建成。在空间站建设阶段,激光交会对接雷达将完成引导三舱对接;在空间站运营阶段,将精准引导载人飞船和货运飞船实现人员和物资的运送。
精准技术的背后凝聚了项目团队几代人、二十余年的艰苦奋斗和无私奉献。
在这个团队里,曾经的一群“80后”已是团队中的核心骨干,特别是那些不让须眉的巾帼英雄,从来没有喊过苦和累,像男同志一样冲锋陷阵在第一线,“轻伤不下火线,只要还有一口气就要奋战到底”是她们的口头禅。
在这个团队里,有太多感人的事迹:有的同志在一次外场试验中不幸受伤,在医院处理过后,大家劝他好好休息,可他当天下午就又出现在了试验现场;有的同志长期与妻子分居两地,为了空间站激光雷达,放弃了一次又一次回家看望妻儿的机会,夜以继日地坚守在科研生产第一线……正是每一位激光雷达人的艰苦奋斗,无畏严寒酷暑、夜以继日、通宵达旦,才有了激光雷达的优异成绩。